各位网友好,小编关注的话题,就是关于云南旅游三宝攻略的问题,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云南旅游三宝攻略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。
云南省境内面积最大的自然村
大理有三宝,石头砌墙不会倒; 家家门外石板路,户户门前有流水,这是周城白族村庄的真实写照。这里的房屋建筑多为“三房一照壁”,“四合五天井”封闭式。
周城,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,这里居住着10000多人;周城的女人都有一项传统技艺——白族扎染。

在周城,从10多岁的小女孩到年逾花甲的老奶奶人人都会扎布。周城被文化部命名为“白族扎染艺术之乡”。
扎染的工序分为:绘图、扎花、脱浆、染色、漂洗、拆线、晾晒这七个步骤。
白族扎染布为手工纺织,在传统的工艺中,纺织物的主要来源是织布机一点一点织出来的土布。
在周城白族,一般手工纺织扎染布的工作,由年纪大的女性负责,年轻女性负责染色。
扎染首先要绘图,技师在土布上绘制出纹路后,然后在相应的点上用钉子刺破,使得墨水可以透过塑料布印到纺织物上。
周城白族扎染有点特别,它不是用化学物品染色,而是采用板蓝根染色。将板蓝根浸泡15-20天左右,染缸里的水会慢慢变成蓝色。然后将板蓝根捞出,倒入石灰水搅拌沉淀几天,扎染的染料就搞掂了。
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,后来用量大了,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种植。
取出晾干,拆了线熨平整,就是一块带各样图案的扎染布。缝了线的部分,因染料浸染不到,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,这和烧制陶器的道理一样。
这个步骤很关键,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人缝制,如果处理不好,花色就会乱,影响美观。
如今,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周城是云南省境内面积最大的自然村。面积4.7平方公里,人口10000多人,几乎全是白族。全村居住1500余户白族居民,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,为对外开放的白族民俗旅游村。
周城不仅因为其境内的蝴蝶泉而闻名遐迩,而且还因为这里仍十分完好地保留着白族的各种传统习俗,又被誉为“白族民俗的活化石”。密如蛛丝的石板路,汩汩的泉水顺着七拐八弯的巷道流淌,古朴而又幽静。巷道两侧一幢幢白墙青瓦楼房,是周城白族的传统石墙土木结构建筑,“大理有三宝,石头砌墙不会倒”是这种建筑特征的写照。
云南特色生态农业>范例/h2>
农作物
烟草
水稻
>花草/p>
土特产
·宣威火腿 ·名优烟 ·过桥米线
·汽锅鸡 ·云南白药 ·普洱茶
·沱 茶 ·云南贡米 ·白族三道茶
·松 茸 ·竹 荪 ·鸡 枞
·三 七 ·天 麻 ·云南咖啡
·宜良烤鸭 ·筒 帕 ·抗浪鱼
·饵 块 ·珠宝玉石 ·傣 锦
·户撒刀 ·现代彩画 ·斑铜工艺
·云 子 ·大理石 ·乌铜走银
·剑川木雕 ·大理扎染
1.云南贡米 云南的贡米,是过去当地官府同朝廷进献的贡米,贡米有紫米,遮放米,八宝米。 紫米: 属糯米类,米色紫黑,味香甜,粘而不腻,产于墨江一带,是元代,明代的进贡米。 遮放米:
2.三七
三七又叫田七
3、天麻
天麻,也叫赤箭、定风 草、水洋芋等名。天麻是著名的中药村,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
4.云南小粒咖啡
咖啡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饮料作物,与可可、茶叶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,其产量和消费量则居三饮料之首
5.竹荪
竹荪又名:竹参、竹笙、面纱菌等名称。是云南特有的一种名贵食用菌
6.烤烟
烤烟是云南省主要的经济作物,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。
7、松茸
松茸,别名松口蘑,是名贵食用菌,在日本有“蘑菇之王”的称誉。
8.普洱茶
在过去人们惯以普洱茶作为云南茶叶的通称,即云南所产茶叶都称为“普洱茶”
9.宣威火腿
宣威火腿因产于宣威而得名。始创于雍正五年(公元1727年),至今已近270年的历史。宣威火腿色泽鲜艳,红白分明,瘦肉香咸带甜,肥肉香而不腻,美味可口,营养丰富,为我国传统的珍贵食品,驰名中外,久享盛誉。1915年,宣威火腿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。
10.云 子
云子即云南围棋子,是"云南三宝"之一。最初产于云南永昌府 (今保山),古称"云扁"、"云窑子",现在昆明生产,是驰名中外的弈棋佳品。
云子的白子洁白如天,黑子漆黑透碧,质地坚硬,色泽美观柔和而不刺目,造型古朴浑厚而不轻佻。拿在手上对光照视,白子钝淡黄色,黑子周边透出碧绿光环。平放在棋盘上又是庄重的黑白二色。捏在手指上冬天感到暖和,夏天感到凉爽,深受国内外围棋爱好者所珍爱。
11.乌铜走银
乌铜走银(金),最初源于滇南石屏,现产于昆明。清代康(熙),雍(正)时期初创,至今已有约200年的历史。乌铜即乌黑色的铜,走银即镀银。就是在黑铜的表面先镂刻出精美的纹饰图案,然后在阴刻的纹饰内镀上银 (或金)子,使其在
到此,大家对云南旅游三宝攻略的解答时否满意,希望云南旅游三宝攻略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,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。